愛因斯坦在一八七九年三月十四日出生於德國的烏爾姆鎮 (Ulm)。他有一位妹妹。 他一家在慕尼黑 (Munich) 經營一間小型電器廠。他到了三歲仍未懂得說話,但他在年幼時卻已明白深奧的數學概念。五歲時,有一次病倒了,他父親安慰他送了一個指南針給他,啟發了他對自然科學的好奇。他的叔叔是一位愛好數學的工程師,又是他數學的啟蒙老師,教授他代數和幾何。他的好朋友塔爾梅 (Max Talmey) 又送給他一些自然科學和哲學的書籍。十二歲他便自修學曉歐幾里得幾何 (Euclidean geometry)。
一九零五年,愛因斯坦以他那篇關於以粒子為單位的論文,取得了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。同年,他發表了三篇論文,這些論文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至為重要。在這三篇論文中,第一篇探討布朗運動 (Brownian Motion)。在這篇論文中,他對於液體中隨意分佈的粒子的運動,作出了一些重要的預測。第二篇論文討論光電效應 (Photoelectric effect),其中提出了一項革命性的假設:光可以被視為一些個別地帶有能量的粒子。第三篇論文 Zur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oerper 是關於移動中物體的電磁特性 (即後來的「狹義相對論」-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)。
自英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牛頓以來,科學家便一直在嘗試了解物質和輻射的性質,並設法解釋從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來觀察──即是一個靜止的和一個正在以均速移動的人同時作出觀察──輻射和物質間的相互作用。一九零五年年初,愛因斯坦發覺問題的癥結不在於關於物質的理論,而在於關於量度方法的理論。於是他發表了一套理論 "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",而理論基於以下兩個假設:一、相對的原則: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的參考系中都是相同的。二、光速不變的原則:在真空的情況下,光速是一個宇宙常數。愛因斯坦對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的物理現象,作出一致而準確的描述,並不須用為物質、輻射和它們間的相互作用的性質,提出個別的假設。然而當時還沒有人明白愛因斯坦的論據。
一九一六年,他把「狹義相對論」推廣至任何坐標系而導出「廣義相對論」(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)。在那裡他發表了廣義相對論,把引力、加速度和四維的時空連繫起來。他以此解釋在行星運動中出現的變化;這是從沒有人能正確解釋的。同時,他也預測了星光會在質量大的天體 (如太陽) 附近出現曲折。這項預測在一九一九年日蝕出現時獲得證實;日蝕成了傳媒爭相報導的新聞,而愛因斯坦的名氣也傳揚四海。在一九二一年因光電效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贏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愛因斯坦在一九五五年四月被診斷出患有主動脈瘤,十八日午夜在睡夢中感到呼吸困難,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大溢血,卒於普林斯頓。雖然他在政治和社會方面亦有其影響力,但是他的最大興趣仍是在科學方面,因為他經常說:「只有了解宇宙的本質這學問才有恆久的意義。」